火紅六月,中共湖南明和光電設備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全體黨員帶著飛揚的思緒,穿越時空徑直奔向那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整裝待發
在歷史博物館中回望過去
支部黨員們第一站參觀了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內,那些見證了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艱苦卓絕的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個個場景再現,穿越歷史的風雨,將大家帶回到了鐫刻在歷史豐碑上的那段崢嶸歲月,讓學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勇戰斗,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
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第二天,大家穿上整潔的紅軍服走進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講解員向我們說道“井岡山斗爭前后歷時兩年零四個月,犧牲的革命先烈有4.8萬余人。在840多天的時間里,平均每天有56個戰士獻出生命,其中有名有姓被鐫刻在紀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還有3.2萬多名烈士的英靈,至今無法查實,永遠地鑲嵌在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無字碑上?!?這段悲壯的革命長歌,催人淚下;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革命精神如巍峨的豐碑永遠的駐立在我們心間。
從陵園門庭開始,大家一路緬懷而過。在紀念堂,瞻仰著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上由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大家神情肅穆,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緩步進入紀念堂。支部代表公司向烈士英靈獻上花圈,全體人員向革命烈士三鞠躬并默哀,表達對革命先烈深深的懷念和景仰。
在烈士陵園旁,支部書記張青良同志帶領全體黨員,在鮮紅的黨旗前,高舉右拳,重溫當年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在革命舊址中重溫紅色記憶
走進偉人故居,堅定紅色信仰。此行我們依次參觀了大井毛澤東、朱德故居與茨坪毛主席舊居。一間間簡陋、昏暗的房間,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紅軍生活的困苦,更看到了他們堅定的信念、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
走進小井紅軍醫院,感悟斗爭慘烈。張子青師長獻鹽的動人事跡,至今還在井岡山人民中傳頌,他們隨時準備為革命犧牲一切的精神深深的感染著我們。
在黃洋界,黨員同志沿著曲折陡峭的臺階,來到當年的戰壕、滾木滾石陣及挑糧小道舊址,感受革命戰爭的艱苦卓絕,親身體驗當年語文課本中《朱德的扁擔》講述的挑糧小道。
在八角樓,黨員同志仔細聆聽毛委員當年在八角樓生活和工作的具體情況。在這里毛委員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鼓舞了革命士氣,為革命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會師廣場,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緊握雙手的雕像高大挺拔矗立在廣場中央。朱毛的勝利會師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存了一大批堅定的紅軍政治干部和軍事干部,聚集了湘贛邊界武裝力量的精華,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堅定了邊界黨和群眾建立和發展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信心和決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偉大意義,是中國革命長河中的重要歷史事件。
在龍江書院,黨員同志再次接受現場教學,熟悉龍江書院建設年代、如何在戰火中得以保存、作為中國軍事政治人才重要培養地等詳細信息,進一步深化對黨史的了解與認識。
歷經無數風雨敲打的一石一木,屹立如初
沿著革命的道路 追逐勝利的星光
三天兩晚的學習,全體黨員同志深刻體會了井岡山革命的艱難困苦,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不畏難不怕苦的偉大形象,牢記了“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的初衷,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舊時代的革命已經過去,先輩們的精神永存于世人心中,新時代的奮斗卻剛剛開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拿出無邊的勇氣和昂揚的斗志,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創造下一個奇跡。
發布時間: 2022/01/29
發布時間: 2021/12/30
發布時間: 2021/12/14
發布時間: 2021/12/03
發布時間: 2021/09/24
發布時間: 2021/06/29
發布時間: 2021/06/28
發布時間: 2020/12/23
發布時間: 2020/12/23
發布時間: 2020/10/13